喜 閱
. 博 物
  • 简 (简)
  • 繁
  • EN (EN)
  • 圖書館

    • 漫遊香港

    • 動物觀園

    • 花姿招展

  • 博物館

    • 品茗之樂

    • 登山臨水

    • 香港設計

  • 關於我們

© 2021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
版權所有

當圖書館遇上博物館

由你的閱讀品味出發,欣賞一件你會喜歡的藝術作品; 或是由你的藝術喜好,帶你尋找一本你會愛讀的好書。

去博物館探索
並獲得藏品介紹

入圖書館尋書
並獲得好書推介

STEP1

進入主題後,
隨心挑選一件作品開始探索

STEP2

分享你當下的喜好,
發掘你感興趣的知識領域

STEP3

仔細品味為你推介的
精選藏品或好書

i

進入網站

黃褐釉貓形水注

  • 年分

    遼代(916-1125)

  • 媒介

    陶瓷

  • 尺寸

    高:9.5厘米 闊:11厘米

  • 藏品編號

    HM1997.97.200

  • 作品簡介

    水注為研墨時用以裝水和滴水的文房用具。這件水注的造型是靜立如球的貓兒,背有一入水孔,口為出水處。契丹人以黃金代表貴重美麗,並將這種觀念反映在瓷器上,故黃釉陶瓷精品時有出土。貓兒背上有一板孔,似為方便穿繩攜帶,配合遊牧民族逐草而居的特性。頸項上還繫有緞帶蝴蝶結,緞帶尾細緻迴轉擱背上,可見遼代的貓已為人馴養。

    北魏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《齊民要術》中記載製作酒麴前先以貓除鼠患,說明這個時候我國北方已經廣泛飼養貓。農民為了保護田產和存糧,而文人則為了保護書籍免於鼠害而養貓。唐代(618-907)宮廷中盛寵貓,被稱爲「狸奴」,專門擔任各大殿的防鼠工作,還成貴婦的寵物。古人常以貓、蝶諧音「耄耋」,指的是八九十歲的人,畫家亦因而喜愛以此為題繪畫「耄耋圖」,祝賀長壽,寓意吉祥。

  • —香港文化博物館藏品 徐氏藝術基金捐贈
  • 更多資訊
    香港文化博物館
點擊圖片放大
下載中
© 2021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
版權所有
喜閱.飛越 優遊香港博物館
喜閱.飛越 優遊香港博物館